GT我的獨立時代

旅遊健康小冊
旅遊人士腹瀉(Travellers' Diarrhoea)

致病原因
由於食水或食物不潔引致,除霍亂、痢疾等腸道傳染病外,亦可由沙門氏菌、副溶血弧菌、產腸毒大腸桿菌、葡萄球菌等引致腸炎或食物中毒。

流行地區
非常普遍現象,尤以前往發展中國家較易發生。

潛伏期
數小時至數天。

症狀
腹瀉、嘔吐、肚痛、發熱,大部份自行消退;嚴重者可引致脫水及併發症。

預防方法
要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。最有效的預防疫苗亦只能針對個別傳染病,由不潔飲食引致的腸道疾病包括過濾性病毒、細菌、原蟲、寄生蟲等多達十多二十種,故此不能依靠個別預防疫苗而忽視衛生措施。

處理方法
注意如廁後洗手,補充水份及電解質,可口服補充水沖劑,如非必要,避免服用止瀉藥。如有發熱及大便見血,切忌用止瀉藥,並須及早就醫。

衛生署資料
中央健康教育組提供以下要點(節錄自旅遊人士飲食須知單張):

  1. 進食已徹底煮熟或密封式包裝的食品;
  2. 不要吃未經煮熟的肉類、魚類及貝殼類如蜆、蠔等;
  3. 不要吃已去皮、切開的水果及未經洗淨的蔬菜;
  4. 不要吃生冷食品,如沙律、雪糕等;
  5. 只飲用煮沸的水,罐裝或樽裝飲品、及經消毒的奶類製品;
  6. 不要喝加進冰塊的飲品或已搾好的鮮果汁;
  7. 直接飲用樽裝飲品時,要先清潔樽口;
  8. 不要購買無牌食物檔擺賣的食物或飲品;
  9. 選用自攜食具或採用即用即棄用品;
  10. 進食前先洗手。


LINKS

  1. 外遊前應注意的健康問題/
    旅遊的醫療裝備
  2. 與孩子同行
  3. 旅遊人士腹瀉
  4. 傳染病

GT我的獨立時代 HEALTH CORN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