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寶之家 "Home of Bowie"

(宗教經典)



-- 佛詞淺解 --

「四大本空,五蘊非有,緣聚則合,緣散則離。」


七寶
般若經以金、銀、琉璃、硨磲、瑪瑙、赤珠、珊瑚為七寶。
八苦
生、老、病、死、五陰盛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求不得苦。
十使
又名十惑,或叫十根本煩惱。包括五鈍使(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)及五利使(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)。
十法行
即書寫、供養、施他、諦聽、披讀、受持、開演、諷誦、思惟、修習等十種修學佛法行為。
十法界
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、天、人、阿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
十惡
殺、盜、淫、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、貪、瞋、痴。
三業
包括身業、口業、意業。身業就是殺、盜、淫;口業是妄語、兩舌、綺語、惡口;意業是貪、瞋、痴。合為十惡。
三際
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三際心不可得,即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
三輪體空
施空、受空、物空。
三學
慧、定、戒。
五共
水浸、火燒、賊偷、子敗、官沒。
五戒
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
五欲
五欲(或五慾)是財、色、食、名、睡。
五陰
又為五蘊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五濁惡世
五濁是劫濁(在世之時間)、見濁(因見解不正〔五利使〕而迷惑)、煩惱濁(因六根而起〔五鈍使〕的迷惑)、眾生濁(因見濁及煩惱濁而多逢災禍)、命濁(因災禍煩惱而心身交瘁,壽命縮短)。
五蘊
又為五陰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六度
六度為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
六根
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六道輪迴
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。
六塵
是色聲香味觸法。眼根所見的萬象是色,耳根所聽的是聲。鼻根所聞的是香,舌根所嘗的是味,身根所接的是觸,意根所起心動念稱為法。
四大本空
四大為地大(性堅硬),水大(性潮濕),火大(性溫暖),風大(性流動)。如身體骨爪屬地大,汗液濃血屬水大,體溫屬火大,呼吸屬風大。
四相
指我相(意謂執實我之存在),人相(意謂執相對的他人的存在),眾生相(指一切生物),壽者相(指妄計一生的壽命是長或短的心念)。
四無量心
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。
四聖諦
或稱四諦,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
四攝
布施攝、愛語攝、利行攝、同事攝。
究竟
梵語,中譯「登上」。
阿那含
梵語,中譯「不來」。為小乘三果。
阿僧祇
梵語,即無數。
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
『阿耨多羅』譯「無上」;『三藐三』譯「偏正」;『菩提』譯「覺」;合為「無上偏正覺」。這是指佛果的一切,以佛的大覺為中心,統攝佛位一切功德果利。
阿羅漢
梵語,中譯「無生」。為小乘四果。
涅槃
涅槃就是覺性,通達一切法的寂滅性,離煩惱而得到內心解脫。(修行人的逝世,稱為涅槃或入滅,乃借以明其不住相而入寂;世人多以「涅槃」或「入滅」為死之專名,實是誤會。
般若波羅密
『般若』是梵語,中譯「智慧」。『波羅密』亦是梵語,中譯「到彼岸」。『般若波羅密』即超脫生死眾苦的此岸,到彼岸的智慧。
斯陀含
梵語,中譯「一往來」。為小乘二果。
須陀洹
梵語,中譯「入流」。為小乘初果。
實相
實者不虛妄,相者無相,所謂「無相無不相」,正是佛性的真實相狀。
摩訶薩
摩訶,廣大之稱。即大菩薩。
斷見常見
斷見,又為斷滅,執斷則不明因果與性空之非虛,而取於空。
常見,為斷見之相對,執常則不了解生滅如幻之非實,而取於有。兩者都非義,亦非中道。



回到 :本篇頁首 回到 :"小寶"主網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