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悲鴻送畫 只送大喜鵲

●去年底在香港舉行的佳士得中國當代油畫拍賣會上,徐悲鴻的名畫「風塵三俠」經過激烈競投之後,以六六四•五萬港元成交,高出估價八倍,刷新了徐悲鴻畫作的最高交易價,以及中國油畫最高成交價。「風塵三俠」取材自唐朝杜光庭的「虯髯客傳」,描寫紅拂女、李靖、虯髯客三人雪夜投奔李世民的故事,整幅作品充分體現了徐悲鴻嚴謹的古典主義畫風。

 徐悲鴻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的重量級大師及美術教育家,他雖然僅活了五十九歲(一八九五∼一九五三),但他留下的數千幀作品,無論是中國畫、油畫或素描,都是習畫者模擬的教材。徐悲鴻筆下的馬,尤其氣勢磅礡,形神俱足。

 對日抗戰期間,徐悲鴻隨中央大學遷往重慶,並籌備中國美術學院。一九四三年他在磐溪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時,許多中央政府的各級要員因地利之便,託各種人情管道向徐悲鴻求畫。

 徐悲鴻疲於應付,但又不能得罪這些黨政要員,於是他想出了一套應付人情的辦法。當時他送出去的畫幾乎千篇一律,都是兩條柳枝,外加一隻碩大無比的喜鵲,喜鵲張大了嘴,正好上下兩筆,腹部只須一筆。

 一位長年跟著徐悲鴻身邊習畫,且為徐悲鴻欣賞的弟子,他勸徐悲鴻畫些別的,徐悲鴻語重心長地說:「如果你將來是靠畫謀生的藝術家,那麼千萬記住,應付人情只能如此,否則還有誰買你的畫呢?」

 那些得到大嘴喜鵲的人,卻沾沾自喜到處向人炫耀,好像獲得至寶似的,自誇得到了徐悲鴻的畫。(亞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