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山寺鐘聲魅力無邊

●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魚火對愁眠;

  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
 這是傳誦千古的唐人張繼寫的《楓橋夜泊》詩,有人說,寒山寺以詩揚名,以鐘醉人,確實是如此。

 蘇州寒山寺本是六朝時代的古剎之一,唐初,詩僧寒山曾在這裡住持,所以後人稱之為寒山寺。自從張繼寫了《楓橋夜泊》詩以後,寒山寺聲名大振。詩以實景得,寺以詩傳名,特別寒山寺這口鐘,更是贏得世人的傾慕,「夜半鐘聲」陶醉了不少人。

 千百年來,寒山寺那口鐘,歷盡滄桑,到明代已經不知去向。據說明朝時代又重鑄了一口巨鐘,《百城煙水》說:「明嘉靖間,僧本寂募款建鐘,遇倭亂銷為砲。」看來這口新鑄的鐘,面世不久便因逢上倭寇之亂而被熔化改鑄為砲了。民間又有傳說,這口鐘在明代末年流落到日本去了,所以有詩說「鐘聲已渡海雲東。」

 由於有傳說寒山寺鐘流落到日本,所以在一九○六年(日本明治三十八年),有一些日本人在日本各地搜尋,但遍尋不獲。後來一些熱心人士便集資重鑄了兩口鐘,一口留在日本觀山寺,一口送給蘇州寒山寺,鐘面有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寫的銘文:「姑蘇寒山寺,歷劫年久,唐時鐘聲,空于張繼詩中傳耳。嘗聞寺鐘轉入我邦,今失所在,山田寒山搜索甚力,而遂不能得焉,乃將就鑄一鐘,賚往懸之,來請余銘。」現在這口鐘仍懸掛在寒山寺供人敲擊。

 中國各地的古剎寺院的敲鐘習慣,都是一百零八響,據《鴻雪因緣記》說是「取法念珠,意在收心入定」。因佛家的念珠是一百零八顆,故鐘聲亦是如此。也有人認為因為一年有十二個月,二十四個節氣,七十二個候,加起來剛好是一百零八之數。也有人說人生有一百零八個煩惱,聽一百零八響鐘聲,便可層層解脫之。

 雖然各地寺院敲鐘都是一百零八響,但打法不盡相同,如北京大鐘寺的打法是「緊十八,緩十八,六遍湊成一零八」。杭州靈隱寺的鐘聲是「前擊七、後擊八,中間十八徐徐發,更兼臨後擊三聲,三度共成一零八」。而蘇寒山寺的打法又不同,是一下一下均勻緩慢地打,從晚上十一時四十分開始打鐘,在二十分鐘時間均勻地打完一百零八下,最後的一響,剛好在午夜與凌晨之間的一剎那。

 蘇州寒山寺的大名,在日本家喻戶曉,老幼皆知。《楓橋夜泊》詩已成為日本小學課文,清人俞曲園《新修寒山寺記》說:「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適廬來,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,且言其國三尺之童,無不能誦是詩。」日本人認為姑蘇寒山寺是神龕之地,仙棲之所,他們深信,寒山寺的鐘聲有著神奇的力量,「聞鐘聲,煩惱清,智慧長,菩提生。」

 自一九七九年起,每年除夕都在蘇州寒山寺舉辦「聽鐘聲,祈禱世界和平法會」,許多日本人士和佛教信徒,千里迢迢,專程來到這裡聆聽新年鐘聲,祈求和平。每年新年寒山寺敲響一百零八下鐘聲時,日本列島也同時響起電台播放的寒山寺鐘聲,而且還播出這樣的福音:「鐘聲敲,新年到。寒山寺,度良宵。鐘聲去煩惱,鐘聲祝君新年好,有緣來年再相見,年年相逢在楓橋。」據說,除此以外,全世界共有一萬多個外國業餘電台都在收聽蘇州寒山寺的新年鐘聲,由此可見,寒山寺鐘聲的魅力是多麼大了。(司徒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