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曹操去污

●曹操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位政治家、軍事家、詩人。「三國志」的作者陳壽說他是個「非常之人,超世之傑」。史稱他「魏武帝」、「魏太祖」。可是曹操在今人眼裡,卻成了「多疑」的「亂世梟雄」。這是因後代的藝人、作者,不斷加工、扭曲和長期渲染的結果。他們在這個歷史人物臉上抹了許多「黑」。其中一塊大的「黑」,就是說曹操有個「寧我負人,毋人負我」的處世哲學。說他的許多奸行、劣跡,均是由此而生。

 「三國演義」第四回中,就有個繪聲繪影的故事。說曹操率數騎逃離董卓,路過「成皋」,到他父親「結義兄弟」呂伯奢家「覓一宿」。呂老伯熱情接待了他們,因家無好酒,便親赴西村沽酒。去了好一會,未歸。曹操就生疑了,說:「伯奢非吾至親,此去可疑。」他便潛入草堂竊聽,聞有人說:「縛而殺之,如何?」操便提劍入內,不分男女,一連殺了呂家八口。搜至廚房,見縛一豬欲殺,才知道自己錯殺人了。當即便率眾離開了呂家。在離去的路上又碰上了一手提酒一手攜菜的呂翁。曹操當心呂氏回到家後,「不肯干休」,索性將呂老頭也給殺了。同行的陳宮斥操曰:「知而故殺,大不義也。」操回答說:「寧教我負天下人,勿教天下人負我。」陳宮因此忿而離去,投他人去了。這個鮮血淋漓的故事,告訴人們:曹操是一個多疑、殘忍、不講道義的人。這就是為曹操抹黑的一例。

 「三國演義」是一部歷史小說,據說是「七實三虛」。那麼上述故事的根據在哪裡?我翻了一下史書,它確有來源,但非信史。陳壽的「三國志」,只有太祖「出關,過中牟」一句。「曹瞞傳」、「魏武故事」,也沒有記操過呂伯奢家和說「寧」、「毋」那樣的話。只有「魏書」、「世語」、「雜記」三書,記述了曹操過呂家的事。但內容彼此矛盾。「魏書」:「太祖逃歸鄉里,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,伯奢不在。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,取馬及物。太祖手刃擊殺數人。」「世語」載:「太祖過伯奢,伯奢出行,五子皆在。備賓主禮。太祖自以背卓命,疑圖己,手劍夜殺八人而去。」還有一本孫盛「雜記」曰:「太祖聞食器聲,以為圖己,遂夜殺之。既而悽愴曰:『寧我負人,毋人負我』,遂行。」綜合三書所記,可以概括成幾點:一操未殺故人呂伯奢;二殺呂家人原因各異;三說操講了「寧我負人,毋人負我」的話,惟「雜記」一家。看來「三國演義」的作者,就是根據「雜記」上這幾句話,而編出上述故事的。

 孫盛「雜記」所記的可信度若何?第一、「雜記」上那幾句話,既矛盾且含糊。曹操是個機警精明的人,怎麼會在故人家「聞食器聲」,就「疑以圖己」而貿然殺人?這太有悖情理了。操既殺了人,又沒證明是錯殺,為什麼會「悽愴」地說話?說它含糊在誰家殺人?殺了誰?殺了幾個?都沒交代明白。這樣的記載,怎能令人信服?聰明的羅貫中就是利用這種含糊而大膽虛構。至於矛盾處,羅氏都給迴避了。例如,將「聞食器聲」,改成「聞磨刀聲」。將操「悽愴」獨白,改為和陳宮對話。陳宮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,我又去查了陳宮資料,看他和操分手時說了什麼話。魚氏「典略」:陳宮,字公臺,太原東都人。「始隨太祖,後自疑,乃從呂布。」宮「自疑」,疑甚麼?沒說。這又給羅貫中利用上了。他就把「雜記」上那句「寧」、「毋」的話,改成「寧教我負天下人,勿教天下人負我。」增添了「天下」二字,份量就重多了。將這句話,填到宮操對話中去。因而成了曹操的處世哲學。第二、關於孫盛記事「失實」,早就受到史學家的置疑和批評。「三國志」的注釋者裴松之說:「史之記言,既多潤色,故前載所述,有非實者矣,後之作者又生意改之,於失實也。」「凡孫盛製書,多用左氏以易舊文,如此者非一。」當然,這裡批評記事「失實」的人有好些,但實實在在點了孫盛的名。

 綜觀曹操一生,有許多生動的歷史事實表明,他倒是一個講道義、講友誼、講寬容、講體恤的人。一、他在廿剛出頭,就做了「洛陽北都尉」。那地方的治安很差,操就在他所在的城市四門,懸掛著「五色棒」,貼上嚴禁告示,並且執法甚嚴。很快就使京師洛陽的「犯禁者」「歛跡」。爾後他又做了。「濟南相」。在那裡他一手抓吏治。上任伊始,便奏罷了八個附勢贓官;另一手整頓治安。不久就使所署地方出現了「姦宄逃竄,郡界肅然」的大好局面。保了一方平安,不負百姓所託。

 二、曹操自己「雅性節儉」,「不好華麗」,卻厚賜屬下。每當「四方獻御」,送來的珍貴寶物,他總是「與群下共之」;「攻城拔邑,得美麗之物,則悉以賜有功。」對手下「死亡不歸者」,且家人又「無基業者」,操便責令「縣官」、「長吏」,「勿絕廩」,要長期對死難者家屬,供應糧食。

 三、操一反秦漢以來殺降卒的陳例,改為納降兵,擢將才。操的許多謀臣猛將,均是來自敵營。

 四、對某些叛離者,仍憐忠惜才,以德報怨。這裡有幾個典型例子。一是前面提到的那個陳宮,他和操分手後,投靠了呂布,為呂出謀劃策以抗曹操。後布敗宮被擒。操以宮家屬在手為籌碼,誘宮回心轉意,重回曹營。然宮態度強硬,繃著臉對操說:吾母吾妻「之存否全在於公」。至於我,「請出就戮」。宮被押去,「公送之」,然「宮不還顧」。宮死後,「太祖待其家皆厚於初。」例二,是那個為袁紹作檄文辱罵曹操祖宗三代的陳琳。對那件事,曹是耿耿於懷的。後紹兵敗,陳琳被捉。操還當面說琳:「卿昔為本初移書,但可罪狀孤而已……何乃上及父祖邪?」琳滿面羞慚。然「太祖愛其才不咎」,反而「以琳為司空軍謀祭酒,管記室。」例三就是對待關羽了。下邳之役,「羽降」操。後來關羽和張遼率軍在白馬殺了袁軍大將顏良,立了功。操對羽禮遇有加,賜金封侯。後來關打聽到劉備的下落後,竟「封金掛印」,離操而去,「亡歸劉備」。操未阻亦未退。「三國演義」上的「過五關斬六將」,「擂鼓三通斬蔡陽」,均無史實根據。

 五、曹操與袁紹,是友是敵,有德有怨。操與紹從小就是朋友,「少與交焉」。長大以後,他倆又同朝為官。有一次,操打了勝仗,天子封操為「大將軍」,封袁紹為「太尉」。可紹「恥班在公下,不肯受。」操為顧全大局,「以大將軍讓紹。」而自己做「司空,行車騎將軍。」風波才得以平息。後來袁曹火併了,操徹底打敗了袁紹。紹是一個心地狹窄的人,不久便「發病嘔血」最後「憂死」。紹死後,操仍不忘舊誼。還去親「臨祀紹墓,哭之流涕。」同時還慰問其家屬,「慰勞紹妻,還其家人寶物,賜雜繪絮,廩食之。」上述種種表明,曹操沒有說過「寧我負人,毋人負我」的話,亦非專門「負人」的人。(龍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