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個座標:打破文化零和遊戲的迷思

●李安拍攝的《臥虎藏龍》在橫掃金球獎等美英主流電影獎之後,又在奧斯卡金
像獎頒獎典禮上大出鋒頭,寫下了好萊塢電影「中國風」的歷史紀錄,這部中文
語音英文字幕的功夫片,能夠創下北美一億美元以上的票房價值,實在是了不起

 不久前,跟加拿大著名漢學家,西門菲沙大學教授王健,談中西文化衝突和移
民安居之道。他認為,只有一種語言和一種文化背景的人很可憐,因為沒有比較
的座標,會兩種以上語言並且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人很幸福,因為看問題多了一個
座標,這等於是多了一個窗口。

 在某種意義上說,王健教授的說法很有道理。在國內的時候,我們覺得美國和
日本都很了不起,現代化的進程走得很快。但是,當我自己在這兩個國家居住和
觀察一陣子後發現,那裡的許多人因為只懂一種語言,只有一個觀察問題的文化
座標,只有一個看外部世界的窗口,所以常常自以為是,在現代化風光的背後,
是狹隘,是「老土」,是自我孤立,是強加於人。

 但是,對於新移民來說,有了兩個座標,是不是可以成為「國際人」,是不是
可以「跨」文化了,恐怕也不盡然。是不是上班的時候,公共場合的時候,是
「入鄉隨俗」,是西方文化的那一套,回到家裡,度周末的時候,是中國文化那
一套?有時候,兩個座標,會互相打架,莫衷一是,因為兩種文化之間,畢竟隱
藏著衝突的因素,搞得不好,是不是會弄得人格分裂?精神分裂?或者說,看菜
下筷,見「鬼」說「鬼話」,見「人」說「人話」,一個自我,兩個表相。這樣
的生活,看起來左右逢源,但實際上很累,也太沒有自我。因此,不少移民朋友
採取了走極端的方式,要麼是全盤西化,恨不得把皮膚也染白了,不跟一個中國
人來往;要麼是全盤照搬,直把多倫多溫哥華當成台北香港上海,兩個座標又變
成了一個座標。這正是文化零和遊戲的迷思在移民生活觀念上的反映。

 其實,海外華人不必游走在兩個座標之間,而是應該把兩種文化中好的東西融
合起來,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第三個座標,成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文化支柱。一個人
要「跨」在所有文化之上並不可能,東施效顰也確立不起品格。建設第三種文化
,在這個文化平台上裝起立體的窗口,那應該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,體會到豁然
開朗的快意。

 用第三個座標來看《臥虎藏龍》,就可以走出文化零和遊戲的迷思。事實上,
用純粹的東方觀點和純粹的西方觀點,都沒有辦法完全看好這部影片。而第三個
座標,則可以量出《臥虎藏龍》給好萊塢影業和北美華人帶來多大的文化生存空
間。當然,也不必期待《臥虎藏龍》可以改變好萊塢電影和西方觀眾的主流品味
。在第三個座標上創作文學和電影,就能在東西方文化之外打開另一扇門,開拓
另一個廣闊的空間,建立另一種美學品味。(丁果寄自溫哥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