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佛教宗派-1

淨土宗

淨土宗在中國佛教流傳中發展極早,也是極為普遍的一宗。在大乘佛教中,據信有無數的佛和淨土,每一佛淨土中,都有一佛為其教主,並以此土為教化之世界。對信仰淨土者而言,這些極樂世界為實有之地,然而更廣義而論,各淨土代表不同覺悟的境界,不同方位(東方、西方等)世界,表法更有不同的意義。在淨土中無三惡道,其間人民壽命無量,所欲皆遂,並可不再受輪迴之苦,修行亦不再退轉,由此而得到涅槃。一般而言,淨土宗的修行目的並非涅槃,而是期望能往生極樂淨土。

在無數的淨土中,又以阿彌陀佛教化之西方極樂世界最為重要。根據阿彌陀經,彼土住眾以蓮花為居所,阿彌陀佛並以蓮花接引眾生,故此宗又稱蓮宗。本宗的目是往生阿彌陀淨土,往生的三個要素是信、願、行。以信佛因緣,願生淨土,乘佛願力,便得往生彼清淨土。為往生淨土而發之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等,三種心念具足,加上唱誦此佛之名號為唯一之修行要素,故此簡易的修行方式,又稱為易行道,或信心道。若以修行儀式而言,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為主要方法,藉彌陀本願之他力,祈獲生於西方極樂淨土,故又稱念佛宗。

 

淨土創宗可遠溯自東晉慧遠大師,為開宗初祖。大師於元興元年(西元四○二年),與劉遺民等百餘同志,於廬山東林寺般若精舍創立白蓮社,建齋立誓於阿彌陀佛像前,專以淨土念佛為修行法門,共期往生西方淨土。

另外,二祖曇鸞大師(四七六∼五四二),繼遠大師之志,將淨土宗發揚光大。提倡往生極樂,如非依靠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的接引,想於一生成就是不可能。因此捨棄其他宗派需要多生修持、累積福德資糧,才能成就的難行道,建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的易行道。他進一步主張即使極惡之人,只要至誠稱念阿彌陀佛名號,皆可依阿彌陀佛之願力,往生極樂淨土(帶業往生)。曇大師的信徒大多為在家居士,故沒有直系僧伽傳承流傳,為一獨立之宗派。

唐朝善導大師(六一三∼六八一)為淨土宗之實際創教立宗之祖。導大師對當時弘法之經論師未能了解淨土經典之實義,認為觀經係以觀想念佛為主,以迴向願生為宗旨,而非直接教示修行者往生之方向,故撰著觀經四帖疏,並弘揚易行之道,信眾大增,淨土教因此復興。

 

淨土修行法門主要以觀想和持誦佛號為主。觀想(集中心念於一對象)者,由憶念彌陀之清淨身與淨土,得以往生西方,總其觀行共有十六種,詳述於觀無量壽經。在高段的觀想中,行者觀想自身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。若進一步見阿彌陀佛現前,則保證必能往生淨土。此種觀想方法較為困難,因此在慧遠大師之後,漸行沒落。

持名念佛(口持佛之名,心念佛之號),即專心稱念阿彌陀佛之名號。修行者以重覆不斷稱誦佛號,以求達到一心不亂;面臨生命終了前,能預先知道發生時間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(觀音與大勢至菩薩)並在行者命終時,出現在其前,接引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持誦時可出聲,亦可默念,也不一定要刻意觀想阿彌陀佛。由於方法簡易,持名念佛便成為淨土宗的主要修行法門。經過多代的演化,念佛法門以融入並遍及佛教各門修法,甚至可發現於禪門早晚課中。

 

淨土宗有三部主要經典:

無量壽經:又稱大阿彌陀經,主要記載阿彌陀佛於因地(成佛前),為法藏菩薩時,所發之四十八種誓願,以至其後成佛經過。其中第十八願為念佛往生願,即“願十方眾生,若至心信樂欲生佛國,乃至發往生之十念,則悉得往生”。此願為四十八願中之最重要者,故有願王之稱。

小本阿彌陀經:內容主要敘述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之清淨莊嚴,諸佛真誠讚歎眾生能夠發心往生淨土,並有六方諸佛印證加持等。

觀無量壽經:略稱觀經,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,示現西方極樂淨土,並說修三福(世福、戒福、行福)、十六觀(日想觀、水想觀、地想觀、寶樹觀、寶池觀、寶樓觀、華座觀、像觀、真身觀、觀音觀、勢至觀、普觀、雜想觀、上輩觀、中輩觀、下輩觀)為往生要法。此經之重要性在於其明確解說觀想修行方法,並指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(南無阿彌陀佛)即可往生淨土。

大乘佛法的興起,與淨土念佛法門,有密切的關係。原則的說,大乘是不離念佛與往生淨土的。在初期大乘佛法興起聲中,西方阿彌陀佛淨土,東方淨土,也流傳起來。『小(阿彌陀)經』、『觀(無量壽佛)經』。『阿彌陀經』是彌陀淨土的根本經,華文譯本,現存有五種:

『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』 二卷 吳支謙譯
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 四卷 後漢支婁迦讖譯
『無量壽經』 二卷 曹魏康僧鎧譯
(大寶積經) 『無量壽如來會』 二卷 唐菩提留志譯
『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』 三卷 趙宋法賢譯

五種譯本的譯者,唐譯本與宋譯本,是明確而沒有問題的;前三部的譯者,有不少的異說。梁僧祐(天監一七年──西元五一八卒)的『出三藏記集』,誤以『大經』與『小經』,為同本異譯,所以分別的敘述了六部。然『大經』的古譯本,當時存在而保留下來的,實際上只有兩部 ──支謙譯的『阿彌陀(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)經』,竺法護譯的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。隋開皇(十四年──西元五九四)『眾經目錄』,共列六部,除已經佚失的三部外,『阿彌陀經』古譯本共三部:

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 二卷 魏白延譯
『阿彌陀經』 二卷 吳支謙譯
『無量壽經』 二卷 晉竺法護譯

開皇『眾經目錄』所說,支謙所譯的,與『出三藏記集』相同。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,改為白延譯;而竺法護所譯的,卻是另一部『無量壽經』(這兩部,『出三藏記集』是作為一部的)。隋仁壽(二年──西元六0二)『眾經目錄』,唐靜泰(龍朔三年──西元六六三)『眾經目錄』,唐道宣(龍朔四年──西元六六四)『大唐內典錄』,都是這樣的三部──支謙、白延、竺法護所譯。

隋開皇十七年(西元五九七),費長房撰成『歷代三寶紀』,所載的『大經』古譯,一共有八部。周(天冊萬歲元年──西元六九五)明佺等所撰的『大周刊定目錄』,對於『大經』古譯本,完全依據『歷代三寶紀』。然偶爾注明,某經有多少紙(頁),所以知道當時實際存在(注明紙數)的,只有三部,與『眾經目錄』等相同的三部。『大經』古譯而注明多少紙的,初見於靜泰的『眾經目錄』。

依『大正藏』古譯三部(每頁分三欄)來計算:支謙譯的『阿彌陀經』,共五十四欄,是五十三紙本,這是譯者與頁數,始終傳說一致的。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,『大正藏』六十二欄,就是靜泰所傳的六十紙本。『無量壽經』四十一欄,與靜泰所傳的三十九紙本大致相合。古代的一紙,約合『大正藏』一•0三欄。『大周刊定目錄』所傳的二說,自相矛盾,應該是傳寫錯了。隋唐間的『大經』古譯,就是這三部。由於紙數的記錄,使我們能有明確的認定。

唐開元十八年(西元七三0),智昇撰『開元釋教錄』,當時存在的『大經』古譯本,也是 [P762] 上面所說的三部,但譯者有了變動。『阿彌陀經』,仍舊是支謙所譯。舊傳白延所譯的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,改為後漢支婁迦讖Lokaraks!a譯; 而竺法護所譯的『無量壽經』,卻改為魏康僧鎧Sam!ghavarman譯。『開元釋教錄』改定的理由何在?原來,『阿彌陀經』的譯出最早。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的文段、文句、二十四願,大都採用『阿彌陀經』而略加修正;並補充「歎佛偈」與「禮覲偈」;增加法會四眾的名字;改音譯部分為義譯。這兩部關係密切,自成一類。『無量壽經』是四十八願本,與唐譯本相合,敘述阿彌陀佛、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,文體較整齊,不像古譯(二)本那樣的冗長。但古譯二本的「五大善」,及乞丐與國王譬喻,都保留著,似乎是二十四願本與四十八願本的,過渡期間的經本。古代,一致以『阿彌陀經』為支謙所譯,所以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的譯者,增加了推定上的困難。如依『出三藏記集』,是竺法護所譯,比對竺法護的其他譯典,不可能是一人所譯的。如依『眾經目錄』,改為白延所譯,然白延與支謙同時,可能還早些。白延在魏地,支謙在吳地,白延採用支謙譯而略加修改,是很難想像的。不滿意古代傳說,所以『開元釋教錄』改定為支婁迦讖譯。然支讖在前,支謙在後,支謙依據支讖的譯本,反而改用音譯,不合常情,也不合支謙的譯例。傳說一直在變動中,顯然是沒有確切的史實可據。我以為,如否定古代一致的傳說,以『阿彌陀(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)經』為支婁迦讖譯,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為支謙譯;支謙是傳承支讖所學的,譯文少用音譯,也許是最合理的推定!

『小阿彌陀經』的譯本,現存二部:一、『阿彌陀經』(也名『無量壽經』),一卷,姚秦弘始四年(西元四0二)鳩摩羅什譯。二、『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』,一卷,唐永徽元年(西元六五0)玄奘譯。這是『大經』的略本,雖沒有「二十四願」與「三輩往生」,然敘述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,勸念佛往生,簡要而有力,為一般持誦的要典。

『觀無量壽佛經』則有一卷,宋元嘉年間(西元四二四──四五一),此經立十六觀,九品往生,是觀相念佛的要典。



回到佛教宗派主頁